产品说明
一. 铸石的原料及其制备 熔铸法生产铸石的原料是辉绿岩,附加料有石灰岩,白云岩,菱镁矿,石英砂,萤石及铬铁矿等。 主原料的加工一般均用颚式破碎机,破碎块度一般控制在30-100毫米之间。附加料用颚式破碎机粗碎后再经轮碾机细碎,细碎后块度常控制在3毫米以下。铬铁矿起结晶核心作用,为使之细小易于扩散,应采用球磨机粉碎到小于175目,而且愈细愈好。 主原料和附加料加工达到标准后,即可进行配料。配料的理论基础是:铸石是由重量为80%的普通辉石和20%相当于一种中长石的玻璃相所组成。
二.熔化 铸石原料的熔化采用冲天炉,熔化的过程:配制好的炉料投入熔化炉后,在1000℃-1100℃时开始变形,1200℃-1300℃时部分熔化,1300℃-1450℃时,除个别高温难熔矿物外,几乎完全熔化成熔融体,此时的熔融的岩浆已部分澄清和均化。但为了使炉料熔透,降低岩浆的粘度,增加其流动性,实际的熔化温度大多在1400℃-1550℃之间,已经熔透的岩浆流入前炉,经进一步的澄清,均化,脱气后,即成为较纯净的熔体,便可用于浇注成型。
三. 成型 铸石板材和管材的成型方法不同,现分别简述如下: 1. 板材成型 板材成型主要采用重力浇注。其过程是熔化的岩浆在前炉内澄清,均化后,在1280℃-1350℃经浇注口直接注入已预热到200℃~300℃的金属磨具中,此时的岩浆具有良好的流动性,随着磨具形状的不同而铸成不同规格形状的制品,但此时的制品尚未凝固,需连同磨具一起装入结晶窑进行结晶。 2. 管材成型 铸石管材的成型基本上采用离心法。这样的制品其结晶较细,机构均匀,无气泡缩孔,内壁光滑,外形整齐无浇口。离心法的生产过程是岩浆在前炉内澄清,均化好后,经前炉浇注口流入浇包,浇包中的岩浆在1250℃-1300℃的温度下经浇注溜槽灌入离心铸管机内,岩浆在铸管机内经过5-7分钟的离心作用成型,并在成型的同时基本完成了结晶过程,随即直接进入退火窑。
四.结晶与退火 结晶的作用是使铸石制品在880℃-920℃的温度条件下析出理想的矿物组成,并获得致密均匀的晶体结构。因铸石管材的成型的过程中已基本实现结晶,只有铸石板材才需要经专门的热工设备-结晶窑进行处理。铸石板材的退火起始温度为720℃以上,管材退火因其初始阶段需完成部分补结晶作用,退火起始温度不低于820℃,制品在退火窑中经过60-70小时缓慢而均匀的降温后,温度降到50℃左右即可出窑。
|
铸石制品主要物理化学性能 |
物理性能 |
化学性能 |
抗压强度 |
不低于 600Mpa |
耐酸碱度 |
弯曲强度 |
不低于 65Mpa |
95-98%硫酸(化学纯GB625-77) |
不低于99% |
磨损度 |
不大于 0.09g/cm2 |
20%硫酸(化学纯GB625-77) |
不低于96% |
冲击任性 |
不低于 1.6KJ/m2 |
20%氢氧化钠(化学纯GB625-77) |
不低于98% |
耐热冷急热性能 |
|
水浴法200C-700C反复一次 |
36/50 |
汽浴法250C-2000C反复一次 |
比重 |
2.9-3.0克/厘米3 | |
| |
|